【前沿资讯】魏桥创业引领滨州向5000亿级高端铝产业集群迈进!(上)
| 招商动态 |2016-04-17
在载重卡车领域,铝制轻量化车厢比钢铁轻1/3。如果全国重卡有一成换成铝制车厢,年节约石油量相当于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
鸟巢一年维护费用6000多万元。而铝是不会生锈的,如果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建筑穹顶全换成铝型材,那会节约多少维护费用?
发达国家人均用铝量90公斤,而中国才30公斤。从30公斤到90公斤,这期间将会涉及多少行业应用?
在我国现有的124个产业部门中,有113个部门使用铝制品,比重为91%。当前铝价处于低位,是我国扩大铝在交通行业“以铝代钢”、电力行业“以铝节铜”、建筑领域“以铝节木”等应用的最佳时期。
一方面中国的电解铝产能过剩,一方面铝产业下游应用想象空间巨大。滨州以魏桥创业集团为龙头的铝业全产业链成为全国铝行业低碳发展的典范。
滨州铝产业起步于2001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采用铝水不落地、直接运到下游生产企业的集约、节能、高效生产模式,从煤电铝联产到铝材深加工,上下游业务一体化、铝电网材一体化发展,已形成集热电—采矿—氧化铝—原铝—铝合金材料—工业铝型材—铝深加工制品于一体、上下游业务配套平衡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全市工业支柱产业。
“十三五”期间,我市提出了着力打造“四集群一基地”的目标,其中高端铝产业集群,依托魏桥集团等铝产业龙头企业,以铝材深加工、铝合金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零部件为方向,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配套关联度,打造5000亿级高端铝产业集群。
“洼地效应”——
滨州强大的原铝供给能力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
说到滨州的铝产业,国际、国内的人士都会为魏桥铝电新材料公司竖起大拇指。从矿山一直到铝板、铝带、铝箔以及铝合金汽车零部件,魏桥创业的铝电一体化模式被称为国内生产电解铝最好的模式。魏桥创业集团充足的电解铝资源吸引了众多企业围绕其做起了铝材料深加工。
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集成了“洼地效应”。滨州铝产业的“洼地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具有强大的产能优势。全市已形成电解铝产能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70%以上和18%以上。氧化铝市内产能占全国的21%以上。境外,中国宏桥集团在印尼规划建设年产400万吨氧化铝项目,2016年3月一期100万吨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二期100万吨项目计划于2016年底投产,后续项目稳步推进。
我市强大的原铝供给能力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市发展铝产业的最大优势。
魏桥创业集团电厂和电网跟着项目走,各电解铝项目均建有自备电厂,选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进行热电联产,并在全市孤网闭环独立运行,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其次,具有突出的全产业链优势。全市铝产业以魏桥创业集团为龙头,坚持“铝电网材一体化”发展,已形成集热电—采矿—氧化铝—原铝—铝合金材料—工业铝型材—铝深加工制品于一体,原料、运输、加工、制造、销售、物流等各环节上下游业务配套平衡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起了适应性和竞争力强、利于链上企业要素互动和协作配套的产业与产品结构。
第三,具有充足的原料优势。几内亚铝矾土储量达410亿吨,占全球储量的三分之二。魏桥创业集团放眼全球配置资源,在几内亚锁定了储量22亿吨的高品质铝矾土矿,年开采量可达3000万吨。首船18万吨铝矾土于2015年11月运抵国内,是第一家在几内亚实现顺利出矿的中资企业,打造了一条自国外矿山到国内工厂、集多式联运为一体的铝矾土资源供应链,开辟了一条从几内亚康姆萨港到中国烟台港的“海上丝绸之路”。我市具有支撑铝工业持续发展的充足资源。
“集群效应”——
围绕魏桥创业铝资源布局,伴生了一批深加工关联配套企业,全市形成三大特色产业集群
魏桥创业集团的铝资源成为吸引铝加工企业不断集聚的“磁场”。围绕其铝资源布局,伴生集聚了一批深加工关联配套企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铝深加工企业达到40多家,并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三大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以邹平为核心,辐射魏桥的特色铝产业集群,这也是山东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滨州市(邹平)轻质高强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是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辐射惠民、阳信的特色铝产品加工高端产业集群;三是以北海为核心,辐射沾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以铝资源为纽带,集群内“铝水不落地”,电解铝液经短途运输直接浇注生产,形成了“铝水—铝锭、铝棒”“铝水—大扁锭”“铝水—板带箔”“铝水—轮毂”“铝水—型材”“铝水—高端合金材料”等多个细分链条,既节约了电解铝铸锭冷却、运输、再加热消耗的能源,又降低了原料损耗,同时减少了原材料资金占用,形成了集约、高效、节能发展模式。
粗略估算,每加工1吨铝液,集群内上下游企业就能共享900元的成本优势。项目的集聚带动企业聚集,企业聚集反过来又拉动项目集聚,以此带动上下游联动发展,形成良性互动。集约发展的运行效益高于独立企业,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在全国铝行业产能过剩、连续多年行业性亏损的形势下,短流程布局的成本优势是集群内企业依然能够盈利的关键因素。
集群内彼此间形成了一种互动性的纵横关联,构成了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加快了产业升级,成为国内行业聚集度高、产业链条完整的铝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之一。
“马太效应”——
魏桥创业集团、创新集团等把技术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实现内涵发展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正反馈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在滨州,铝产业的发展就是企业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发展形成了“马太效应”。
创新是产业的生命线。魏桥创业集团把技术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和中心环节,走高效、节能、集约、循环的内涵发展道路,研发投入领跑全市铝产业。其氧化铝生产采用世界先进的拜耳法工艺,原铝生产全部采用电流强度400千安以上的大型阳极预焙电解槽,已投产的600千安特大型阳极预焙电解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国际领先。高精铝板带箔生产,全部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精度、高自动化轧机,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魏桥创业集团开发的罐体料为目前中国厚度最薄、宽度最宽的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创新金属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国双室熔化炉技术和EMP泵铝液循环技术,实现铝合金工艺废料循环利用。
“引擎效应”——
滨州市铝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推动行业协同联动和规范化发展
我市魏桥创业集团原铝产能大,生产成本低,矿石资源充足,形成了集约集聚、节能高效的“铝电网材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全省、全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桥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的充分肯定,成为业内竞相效仿但又很难复制的奇迹。
但是,我市铝产业发展除了资金、土地等共性问题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资源能源依赖,环境压力巨大等。总之,我市铝产业总体大而不强,尚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为提高行业组织程度,推动行业协同联动和规范化发展,2014年6月,魏桥创业集团等企业牵头,成立了滨州市铝行业协会。协会充分发挥在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推动全市铝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下游铝加工企业来滨州发展,推动全市铝加工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滨州将追求高端高质,打造5000亿级高端铝产业集群
“十三五”期间是我市铝深加工产业加速发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市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着力打造“四集群一基地”的目标,其中高端铝产业集群是重要的集群。我市将依托魏桥集团等铝产业龙头企业,以铝材深加工、铝合金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零部件为方向,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配套关联度,打造5000亿级高端铝产业集群。
加快我市铝产业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抓创新、抓人才;需要针对短板,多方共同持续发力。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经信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订分类处置方案和配套政策体系,主动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制办法,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等倒逼过剩产能退出,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市经信委作为工业主管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将进一步强化争先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铝产业集群在创新中发展壮大。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